常見問題 | FAQ

常見問題

問題 1:太陽能板會產生輻射,危害人體或農作物嗎?
  • 太陽能板本身不會產生電磁波輻射,更沒有游離輻射(像核能電廠或放射性物質)。
  • 太陽能板只是把陽光轉成直流電,跟家裡的電器沒什麼不同。
  • 太陽能系統會有少量電磁波(例如逆變器),但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不足以危害健康或農作物。
  • 太陽能板是靜態設施,不會排放污染物到土壤。
  • 如果是地面型電站,會減少下方的直射日照,但通常可搭配種草、種植耐陰植物,甚至成為「農電共生」。
  • 影響主要是「光照變少」而不是污染,並不會讓土地變酸或變壞。
  • 主流的矽基太陽能板,表面是玻璃,不是重金屬鍍層。
  • 雨水沖刷下來通常只是灰塵、鳥糞,不會含有毒物質。
  • 生產過程會用到化學品,但成品太陽能板是穩定且安全的。
  • 太陽能板本身完全無聲。
  • 系統內的逆變器會有輕微散熱風扇聲,但音量極小,遠低於道路交通或工廠噪音標準。
  • 太陽能板其實有隔熱效果!
  • 它幫你擋掉一部分直射日照,屋頂下方反而更涼,有些研究顯示夏季室內溫度可降 2-5°C。
  • 冬天也不至於變更冷,因為屋頂本身還有保溫層。
  • 矽基太陽能板不會自燃,材料不易燃。
  • 若發生火災,多是外部電氣短路或安裝不良造成,並非太陽能板本身會爆炸。
  • 現代太陽能板壽命普遍 25~30 年以上。
  • 板子主要是玻璃、鋁框和矽,可回收再利用。
  • 正在建立回收體系,未來報廢也不會成為有毒廢棄物問題。
  • 與太陽能廠商簽約時,合約內一定要有透明的價格以及後續的處理方式。

  • 零組件的部分後續會由製造廠商提供保固與維修。

  • 針對電廠孤兒,將由其他投資業者或是公家單位介入;並進行其他平台的媒介。
  • 本公司有專業雲端監控系統,可隨時監控運作狀況,若確認太陽能系統有異常,敝公司會主動聯絡,因此不需要定期檢查。
  • 建物謄本或是建物所有權狀、建物坐落土地之土地謄本或是土地所有權狀、使用執照、以及最新一期電費單。
  • 變流器具備孤島效應防制的功能,遇市電停電時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將會自動關機,市電恢復後自動啟動發電。
  • 本公司有專業雲端監控系統,可隨時監控運作狀況,若確認太陽能發電系統有異常,公司會主動聯絡您,因此不需要定期檢查。
  • 能源局與環保署已規劃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設立回收基金「設置及更換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應繳納模組回收費用之一定金額」為每瓩新臺幣$1,000。環保署已建立回收體系,將模組回收費用,用於建立國內廢太陽能板回收清除處理的良好體系、查驗稽核作業及妥善處理。
  • 太陽光電系統多為傾斜式設計,遇到下雨天時能透過雨水清洗太陽能板,而平時清洗時使用清水(高壓水柱)、長桿拖把等工具即可,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學藥劑,因此不會汙染水產養殖的水質。
  • 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建置除了工程設計、施工作業外,還需與台電、經濟部能源局、縣市府建管處等單位進行申請與審核的作業。
    系統安裝工程約需1到3個月,而從簽約到系統運轉約需3到6個月的時間;及後續行政作業往返,約再三個月後即可正式開始躉售電。
  • 太陽能系統需要有陽光才能產生電力,因此晚上不會發電,但可調用儲能系統的電。陰天的時候,系統仍可運作,但產出電較少。
  • 依照財政部台財稅字09904544950號解釋: 自然人每月平均銷售額未達8萬元者得免辦理營業登記並免課營業稅,由電業(台電)於付款時,填報「個人一時貿易資料申報表」予自然人,按純益率6%計算營利所得後,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以在台南安裝10kw系統為例說明,一年發電收入約$92,174,僅有其中6% ($5,530) 會額外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申報。
  • 政府依據再生能源法跟您簽訂20年購電契約保證以掛錶日電價固定收購20年,如有違反會有違法與國賠之責任,其經濟來源來自於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都有明確的法源與金源,民眾可以放心。
  • 太陽能板通常不需要特別的維護,假如長時間沒有下雨可稍微沖洗,以避免髒污影響發電效能,如果在污染較嚴重的地方,視情況加強清洗。
  • 目前系統安裝必須由合格的電氣承包商或專業安裝公司依現行法令規範施作,其結構安全性須由結構技師進行簽證作業,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 合法的透天厝、大樓屋頂(頂樓無加蓋、無遮蔭)農畜牧設施屋頂(如鷄、牛、豬舍,須有保存登記),公司廠房屋頂(驗車廠、托兒所、工廠等),以及一般農用地。
  • 光電案件申請流程完成後,台電將定期至設備裝置地點抄錶,且約每兩個月寄給您「再生能源躉購電費通知單」及其他相關需蓋章文件(台電各區處規定不一),將文件蓋章後寄回給台電,台電就會將電費通知單上的金額匯入指定的帳戶中。